千千小说 >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 115. 物理(二十)

115. 物理(二十)


天书给的售后极其不靠谱,苏轼被困在重重人海之中,着实有几分觉得自己像是待宰的羔羊。

刚刚做出来的咏叹荷花的诗词,已经被人在来回传阅,从表情上来看倒是有些人自觉不输他苏轼,但是嘴上却是众口一致地夸赞。

不愧是天书,一句话就能让这群人放下对他弟弟苏辙的戒备心,转而推崇起来他苏轼的文学了。

要是能折中一下就更好了,排斥的人和抵制的人能折中一下,大家都稍稍不要那么夸张,主要是这样,即使是他这个脸皮厚的,也是很有压力的。

“大家冷静一点,鄙人正是苏轼,没出过诗集,别着急别着急,大家也是看到我的诗了,写得如何自有评判,苏轼不才,只想和最有眼光的人合作。”

苏轼明明从没有做过商贾之事,现在自己哄抬起自己的身价,也是做的极为顺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专业的。

“这就是你要推荐的小友”梅尧臣要不是先看过了好友给自己送来的,苏洵一家的诗文词集,以及相信欧阳修不是个会收了别人的钱就信口雌黄的人,现在都要拂袖离去了。

欧阳修也尴尬,就像是从养了微笑天使萨摩耶的邻居家抱养了只小狗,结果狗狗华丽转身,把家里拆的一干二净,这个时候才意识到。

哦,原来狗狗是会拆家的啊。

哦,原来苏轼是这种人啊

尴尬归尴尬,即使抠出了三室一厅,今天欧阳修都想把苏家这俩兄弟给推荐出去。

如果是没有天赋的话,那么被埋没也就被埋没了,这世界上不缺天才。

但是,偏偏正如天书所言,苏轼是个文采傲人的,他爹苏洵也好,他弟苏辙也罢,都是有才有德之人,要是因为没有发生的未来,平白无故受到抵制,那也太伤文人的心了。

什么我们大宋本来就是文人当家做主,抵御三苏的想必也都是文人

那就太过于想当然了,他们现在啊,为了摆脱“宋怂怂”这个称号,不仅积极地提高武将的地位,也减少了各种对武将的钳制。

肯定也不只是一味地放纵武将,也有管制手段,这就要用到从历史上抄来的各种作业了,有轮换着地方以免武将盘踞一隅的。

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是谁在排斥三苏呢

啊,是文臣。

嘿,给北宋洗的地,终究还是白洗。

是,现在朝堂是已经大有改进了,王安石的变法也大有效益。

甚至王安石他推行的不少政策是有疏漏,也被好心人们的提议给补齐了。

有时候,会主动帮助朝廷,倒也不是爱国,自是出于一些竞争的心理。

天书的出现除了向大家介绍了未来的新奇之物,也是告诉了所有人,未来的人是真的会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

只自己偷偷丢脸也就罢了,要是在“历史”上比对家丢脸,还被似乎无所不知的天书给记住了,那不就是真的遗臭万年了吗

所以啊,在权贵、富豪阶级里面,悄悄地掀起来了一股子改变大宋的风潮,他们就像是知道会有人记住他们的事迹一样,一个个都端起来了,披起来了友善的皮,也鲜少有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事情传出。

而这个时候,天书又给他们指了一条新的路,诗人、词人,而且啊,还不是他们自己找的那种,多好啊

在苏轼的有效控场下,甚至已经开始了竞价,不过苏轼还是有自己的底线地,和各位大老板们协商,需要等待官方同意之后,才能进行授权。

苏轼弄的风生水起,欧阳修努力十分自然地向梅尧臣推荐苏辙,也是文采斐然的人,更有天书认证过的从政能力,简直是妥妥的政界明日新星。

就在两人都以为看起来乖乖巧巧的苏辙是个稳重的孩子的时候,苏辙突然起身,向两位鞠躬致歉,俩已经坐下来喝茶的人有些不明所以。

“抱歉,二位老师,失陪一下。”

两人还没想明白是要去干什么呢,苏辙就径直向在和人“聊天”的苏轼走过去。

“兄长,欧阳老师在找你。”

“别给脸不要脸啊,你们苏家也就在川渝”另一个人见苏辙来了,也没有收敛,不知道这话是说给苏轼一个人听的,还是也说给苏辙听的。

苏轼把手递给苏辙,苏辙力气大,轻易地就拉过来自家哥哥,两人并肩走回去,显得后面的人特别气急败坏的模样。

“哥,这种人,你就不应该多说话。”苏辙不理解,话应该说给听得懂的人,对于听不懂的,直接动手就好了。

苏轼在天书评价之后,总觉得天书说反了,现在更是这么觉得,“你这样的,竟然在官场上混得比我好嘛真是难以置信。”

两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欧阳修的面前,欧阳修视力不错,听力也还可以,虽然没有听到他们对那个人的话,但是听到了苏轼最后的这句,笑道。

“如果苏辙是拿我的名头去压的话,那他还真的比你适合官场一点。”

“这是什么,官官相护吗”苏轼不理解,说话也比动脑子更快。

“我算是信了,你弟弟啊以后一定能当丞相。”

梅尧臣也跟着欧阳修评价,四人之间的气氛反而比三人更加自然了些。

或许是苏辙看起来过于沉稳,但是行动的时候又弱点很明显。

上位者从来不抗拒这种弱点明显的厉害人物,就怕一身毫无弱点,能力又强,那就让人起疑心了。

正如汉初三杰,一心一意为汉室江山付出的萧何,也故意卖了破绽在刘邦手上。

苏轼是个比他弟弟苏辙更为活泼的人,只是说几句话,也能看出,这俩兄弟,应该是弟弟更有主意,但是弟弟听哥哥的,也怪奇怪的。

要是被他们摸透了现代文化,就会发现,竟然有一种人类是天生的兄控、弟控,会无条件地爱护自己的哥哥、弟弟,就像是坚持不懈捞哥哥的苏辙一样。

放在古代,也是感天动地的亲兄弟情谊了,换个别人,早就断绝关系,任由苏轼一个人浪了。

苏轼四人一起聊了聊,大家倒是向好了近期的未来,怎么在管家面前露脸的事情,也算是一次圆满会面了。

而江思瑶,这个创意人,又回头接着讲起了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比较适合印刷需要大规模的作品,比如佛、道的典籍,儒家的经典,又比如说农民看天时需要的历书。

甚至说,在印刷术出现之后,连被朝廷的钦天监所掌控的,历书这块,都有民间胆大的敢染指。

讲道理,这胆子是真的大,毕竟啊,对于钦天监、司天台这类部门,他们本就没多少实权,全指着这历书盈利。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得有三百六十六天在夜观星象、日观星象,推算老黄历,然后奏颁下新历,老农民们结合黄历,和他们的日常经验,种地在心里就更有数了。

这么一项工作,都有人抢,抢就算了,日子还不一样,让人咋办

没办法,唐朝的时候,即使是颁布法令,禁止地方私印历书,都没能禁止。

不过,这时候已经到了唐的末期,如果是盛唐,李世民下令,那自然是和那晚唐两番景象,

这也和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有关,晚唐之时,百姓已经大多不再信任朝堂,甚至是说,有些人已经在意图谋反了,这种时候,别说是跟他们说官方的历书更准了,他们都怀疑你能不能撑过这一本老黄历。

强壮的老虎,仅仅是打个哈切,也会有兔子被吓得屁滚尿流地跑路。

但是衰弱的猫咪,哪怕是伸出尖锐的爪子,别人该玩闹还是玩闹,压根就不把咱当回事。

每个朝代都有兴衰之时,正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不会有常胜,也难有常分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过啊,大家还是给自己留个体面点的死法,作为亡国之君,也别做出太离谱的事情。

有些朝代有灿烂辉煌,后人难以超越的开国之君,比如大秦,有人骂我迷人的老祖宗是暴君,但是没有人否认他是千古一帝。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也难找出几位这样完美的皇帝,但是吧,大秦又很丢脸。

丢脸不在于二世而亡,而在于胡亥做的荒唐事,当上皇帝之后就是杀杀杀,从朝臣杀到兄弟,甚至连姐妹也不放过,得是对自己的得位多不自信呢

上位之后就没做过几件好事,一边把自己的九族都杀光了,一边又矛盾地加强祭祀,说他不信鬼神嘛,又祭祀特别是尊崇始皇帝庙这个行为,讲道理,我要是嬴政本人,都得被气活了,辛辛苦苦生的一窝儿女,自己刚闭眼,就跟着自己来了,千亲万苦打下的大秦,自己刚闭眼,就归别人了。

这算什么保护期到了

而和大秦的虎头蛇尾不同,有朝代,开头很努力,结尾也不孬,但是因为中间的衰败,怎么也挽救不了将倾的大厦,最终眼睁睁看着王朝走向灭亡。

就是咱平民起家的皇帝,朱元璋的大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亲自镇守边疆,崇祯皇帝守不住大明,选择吊死煤山,和大明一同死去。

永乐帝得位不正,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皇位,但是他那侄子朱允炆也确实一无是处,朱元璋杀空了朝堂,替他把路都铺上龙椅了,他上位还是个天天带着臣子给各处宫殿起名字的“近似傀儡”的皇帝。

从这种人手上得来皇位,也算是给大明续命了,永乐帝在位时期做得也挺好,是大明少有的盛世明君了。

嬴政听天书的评价,脸又黑了一个度,一直以来他在天书那里得到的都是好评,这托了儿子的“福”,竟是能作为反面教材了。

“逆子,孽障”

听得他直接在朝会上骂起了胡亥,朝堂之上还抱着胡亥毕竟是嬴政曾经比较喜欢的儿子,没死就有机会逆风翻盘的人,也都悄悄收起了这种心思。

胡亥是显然过不去这个“劫”了,他们不想和赵高一样,疯疯癫癫被拉到午门斩首的话,还是明哲保身,毕竟,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被杀”的人,就有他们一个。

虽然满朝文武都觉得,胡亥上位,李斯肯定得死了,就他自己这个表露的,拒绝过赵高、胡亥的邀请,不止一次的状态,能善终的可能性极其小了。

大秦不开心,大汉也没多开心。

啊,不管大汉的事情,只是刘邦听到平民皇帝,一开始以为会是自己,结果竟然是大明,属于是“芳心错付”了。

大明,大明也不开心。

尚且年幼,最主要是大哥还活着,根本不想从父皇手里接大明这个烂摊子的朱棣,对于天书给自己的评价,唯一听到的就是。

“守国门,让我去我可以区区蒙古骑兵,我打的过”

“你打的过个屁,人家祖上一路打下了整个球,你以为他们回到草原上是死了吗,人家会重新养骑兵的。”

朱元璋很气,但是气不打一出来,朱允炆这个名字,他自己当然知道,他的所有子孙后代,都统一起了名字,确实给标儿的儿子起了这个名字。

朱允炆,多好的名字啊,怎么是那么个扶不起的阿斗。

“老四,大哥对不起你。”

“老大啊,父皇对不起你。”

朱标和朱元璋几乎是同时开口道歉。,,


  (https://www.xxqianqian.com/1799/1799937/1111102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