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 110. 物理(十五)

110. 物理(十五)


江思瑶就连学数学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认真地论证过,老师每次都让她们从头到尾跟着验证一遍,但是江思瑶离开了老师根本无法独立验证,基本上是硬背的数学公式,然后硬套。

别人说文科靠记忆力,理科靠刷题,对于江思瑶来说,文科靠吃老本,理科靠死记硬背、生拉硬套。

她从小到大被历史腌入味了,城市的古韵像是会一点点分给居住的人,再由人反馈回去一样。

但是理科学不会就是学不会,没有背过的诗句,能够通过学过的押韵,了解的意境,认识过的诗人,猜出八九不离十甚至正确的句子,时常给江思瑶一种她是当代李白的错觉。

然后在文科一败涂地,所以讲物理的时候,讲点别的内容,简直是她在给自己放假,十分快乐。

实际上在人们开始种蚕养桑的时候,就已经有纸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纸”更为轻薄。

是纯正的丝织品,倒也不是故意织就的纸张,就像是棉花需要处理籽一样,蚕吐的丝也需要先整理一番才可以用,而整理丝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边角料被遗留下来,然后就简单的压一压,就能变成一个小片片,晾干之后写字是没问题的。

就是想写的多,就很有问题。

专门用丝来织呢,价格又天然地很贵,根本不能大范围普及。

西汉刚开始的时候,差不多应该就是刘邦那会儿,当时有了造纸术的初级版。

这个时候的纸张呢,是粗糙的,不光滑的,写起来不太舒适,但是确实是造纸术的萌芽。

用的原材料呢,是用的麻布纤维作为原料制作的,也可以说是麻纸。

这种纸产量上就不太大,然后质量也一般,所以没有被推广开,更没办法替代竹简。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任何东西在刚刚萌芽的时候,都是残缺的,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正式因为如此,才会给后人努力改进的空间。

东汉末年,蔡伦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蔡伦是宦官,据说他是因为看到皇帝处理政务,那么多的竹简,太累了,他就想到了想办法改进现在的状态,用东西替换掉竹简,从史书上发现了纸张这个东西,才开始改进的。

而一个宦官,能被封侯,他制作的纸成了蔡侯纸,也能看出这个人是和赵高相似的人,有点实力,但是更有野心。

赵高有嬴政压着的时候,不敢惹是生非,但是嬴政刚死,他就能插手皇位的继承,扶苏不仅因为他的插手没能称帝,甚至被赵高用矫诏赐死。

而蔡侯也是和赵高相似的原因,最后被赐死。

这俩的前车之鉴基本上只能告诉后人,没点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有些野心勃勃的宦官是普通人没办法掌控的。

可惜,历史的存在虽然让李世民“以史为鉴”了,但是像他这样宦官在历史上并不是少数。

只能说,历史的存在只让一部分人学会了“以史为鉴”,而更多的人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历史上演过的悲剧,一点都没从中吸取到教训。

天书的这段话的让两个人当场跪倒在地。

“陛下,陛下,奴还有用的,这个蔡侯纸,啊不,这新纸还需要奴啊”蔡伦当场跪地痛哭流涕,背后的汗几乎是瞬间就浸透了衣衫,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到该怎么给自己求情,无可奈何用这个蔡侯纸来证明自己不能现在就死。

汉和帝还算是个好皇帝,东汉的第四位帝王,没有做出什么能让人夸一夸的政绩,算得上是平平无奇,但是因为他不怎么搞事,也勉强算是能选贤任能,所以在百姓间的评价还算好。

因为是个好皇帝,所以是会跟着天书做那些对百姓有利的事情的。

他和阿斗那种也算差不多,是皇帝班子里的中游生,阿斗比他更差一点,两个人都不太折腾,因为清楚自己的水平,但是也在尽力当个好皇帝,所以“有作业可以抄”的时候,都是会抄的。

这样的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上还有不少,但无一例外,只要不是像阿斗这样亡国了还有“乐不思蜀”的事件传出的,大多是名声还不错的。

因为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能让他们好好活着就行,很多时候,皇帝休养生息,百姓反而能活得有声有色。

毕竟不铺张浪费的话,也能掩盖自己没能力赚钱的事情。

而汉和帝比阿斗强的一点是,他还是有自己看人的眼光的,晚年还是选了不少贤能的人,这在历史上也是鲜少的,因为大多数皇帝都是晚节不保,是吧唐玄宗。

汉和帝这些天为了做火药的人忙前忙后,一个根本没有信仰的皇帝,硬是开始接触了这方面的东西。

没办法啊,在汉武帝之后,儒家学术独尊,皇帝的政令很多时候是贵族们的风向标,也一点点向下渗透。

优秀的皇帝做出的事情,是会被百姓推崇的,比如一个千古一帝说儒家思想好,别的学说收徒都会困难,没了徒弟,可不就没了未来吗只能想办法把自己的学术记录下来,等到后人想学习的时候主动学习。

而学术思想承载在竹简上,在战争中弄丢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即使是贵族,带着书籍逃跑也是有难度的,多多少少就有遗失。

何况有些学术的继承人,可能并不显贵。

比如墨家,主打一个亲民,在战争频发之后,文字记录遗失,逐渐变成口口相传,而传着传着会的东西就越来越少,老祖宗的本事就这么被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而秦朝时期会炼丹的方士,在秦始皇坑杀方士之后,大多开始夹着尾巴做人。

在东汉著名大魔导师刘秀闪亮登场之后,道教的天师张道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说不定他们这个时期真的有灵气复苏,不然怎么同时出现了这俩都有些“玄学”色彩的人。

张道陵开创了五斗米道,很多方士自此华丽转身为道士,这个时间段,刚好就在汉和帝之前。

而汉和帝这些天,找会炼丹的人,来炼制火药,就从墨家找到方士,从方士找到道士,硬生生被他找来了几位,开始从零开始炼火药。

这些人的待遇,蔡伦是知道的,加上他自认为这么多年在这皇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等他研究出来了纸张,不说也当个蔡侯,比平时更加有地位是没的说了。

于是他仅仅地扒着这颗救命稻草不放,明明是跪在地上,但是呼喊声音却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底气,像是已经看到汉和帝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只为了让他造纸的事情了。

以至于汉和帝走进两步,蔡伦直接就原地站了起来,立刻就被因为他的大喊大叫进来看情况的羽林军给按住了。

蔡伦本以为汉和帝会下令放开自己,没想到他只等到了四个字,“带下去吧”。

这怎么能行蔡伦当场扑腾,“陛下,陛下,奴还有用啊陛下”

也是多年的感情在,汉和帝走进几步,跟蔡伦解释道,“蔡伦,不是朕舍不得封你为蔡侯,而是朕舍不得朕的儿子被你折腾,他们没有你也会有更多的磨难,但是没有你会简单一点的话,这个纸给别人做也行。”

“别人,别人不会做的陛下这是蔡侯纸啊,这是我蔡伦才能做出来的纸”

蔡伦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疯狂呼喊着,但是没有再得到自家陛下的回应。

汉和帝又坐回案前开始处理政务,原着蔡伦的地方,很快就被新的人补上,这个地方像是没发生过事情一样,再度恢复了安静。和谐。

没有人能做出蔡侯纸吗

那自然不可能。

汉和帝还是会告诉世人,这个纸是蔡伦所做,还是会按照天书讲的故事那般,是心疼皇帝劳碌的蔡伦,甚至会给这个“蔡伦”真的加官晋爵,真的有蔡侯府,但是,这个蔡伦是不是原来那个蔡伦,又有几个会在意

而天书会教纸张的做法,总是会有人学会的。

比起纸张,汉和帝更加不能接受有人插手皇位继承,特别是因此伤害到他的儿女们的时候。

所以,蔡伦,还是去死吧。

和蔡伦一样,第一时间就下跪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赵高。

赵高听到天书这个说,就知道自己玩了,不仅自己玩了,胡亥也没有机会了。

他赵高就和胡亥的关系走地极近,如果他想办法把扶苏弄死的话,他能推上去的显然就是胡亥。

而他能想得到的问题,胡亥自然也想到了,当场就冲到嬴政的宫殿之外,想要当面解释一番,但是被嬴政拦了下来。

胡亥和赵高一起,被带到了殿外,顶着日头让两个人先跪上一个时辰。

嬴政可算是被自己的这俩孩子给吓到了,先不说胡亥这个上位了,就是扶苏这孩子,是什么诏书,诏书说让死就真的去死啊

“扶苏,你做的出来这种事情吗”嬴政板着脸,情绪已经透露地很彻底了,扶苏只要是会读一点点空气,就能读出来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他的老父亲已经气到不行了,属于是随便说两句不该说的,就会爆炸。

扶苏也不敢撸这个虎须,只能先顾左右而言他,“父皇,胡亥年纪还小,是赵高带坏的。”

想给自家弟弟求个情,即使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在知道了自己会因为他而死的时候,扶苏依旧有着善心。

这求情的话要是被胡亥那个有点子小心眼子在身上的,听到了百分百会让扶苏闭嘴,这哪里是求情,这是在送一程路,嫌他死的还不够快呢

果不其然,嬴政当场就炸了,别的父亲想办法跟儿子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是嬴政开始跟儿子讲自己最重要了。

已经被天书讲的未来,逼出来比较先进的思想,抛弃了古早的孝道论。

“扶苏,如果我活着,下令让你去死,你会死吗”

嬴政的面目依旧是严肃的,只有手捏着竹简,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甚至因为用力过猛,竹简都有了“咔吱咔吱”的声音,没几下就被嬴政给掰断了,已经是气到头上了。

怎么会有这么两个儿子

一个没本事,非要惦记不属于自己的皇位。

嬴政简直是服了,如果胡亥真有点本事,他难道自己不知道吗,还能等到赵高来替他选择胡亥上位难不成赵高有慧眼独具不成

虎毒都不食子,他在扶苏心里是个什么心想,会下令让自己的儿子去死

嬴政无语,十分无语,更无语的事,按照天书的说法,扶苏应该是真的选择死亡了。

现在嬴政连政务都不想做了,让宦官们收拾收拾,直接给等会要来的大臣们去处理。

嬴政是怎么猜到等会大臣们会来的呢不来才是奇怪,这么几个公子,只有扶苏看起来是一副能扛事儿,能担大任的样子,结果倒好,原来秦朝二世而亡,不是扶苏太过仁慈导致的。

这些天李斯就差跟人培训一些不把人当然看的想法了,一般人李斯自然不会这么培训,但是扶苏那是一般人吗身居高位,依旧能设身处地地代入到弱势群体上,为他们考虑的人,本身就是善人了,惨点坏水也没什么,中和一下,有机会中和成正常人。

甚至李斯都还跟自己认识的人炫耀过,在他教导之下,扶苏公子已经学会了,在看到落难的乞丐对着他乞讨的时候,不自己上去帮忙,而是先当做看不见,之后调查乞丐的来源,如果真的是需要帮助的,那么可以适当发发善心,如果是什么暗杀,也能逃过一命。

当然,这选择是扶苏自己的选择,如果是李斯,他会选择,无视他,或者加强治安管理,让所有还活着,有一口气的人,都到自己能去做到岗位上,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李斯认识的人,可以说是直接覆盖了大秦的朝堂体系,李斯也是法家的领头人,有了他的支持,扶苏即位是稳稳的,只要在嬴政百年之后,依旧想要扶苏来继承就行。

结果,让大家都大跌眼镜的是,天书竟然意外说了他们家大公子的未来,也说了他们大秦的未来。

不是,这样也太过于儿戏了吧

李斯你是怎么教的啊大公子是别人发个矫诏就能真的去死的性子吗

朝臣们想了想原来的大公子,发现“愚忠愚孝”两个字放在他身上竟然毫无违和感,都急匆匆地一个喊一个,来找嬴政了。

别的不说,做个承诺说不会杀大公子,也能给大公子以后遇到这个事情,多一点反叛的底气啊

大臣们从不害怕战争,只怕上位的皇帝是个什么都不懂,背后还有操纵傀儡的人。

这太可怕了,头顶上有两个上司,还是一明一暗,这让谁顶得住

扶苏也快顶不住了,父皇非要他承诺,如果真的遇到那种时候,他死了,然后被别人钻了空子,一封矫诏放到他的面前,记得,当场带兵杀出去

嬴政相信,无论什么时候,自己都会把兵马留给扶苏一部分的,同时也会把蒙恬留给他,两个人带兵,再冲回咸阳,把那什么不知道是谁的皇帝给干掉,不是轻而易举吗

这样扶苏也能勉强算个开国皇帝了,到时候他们父子二人都是开国皇帝,这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的。

那当然是独一份,因为历史上根本不这么算。

难不成朱棣从朱允炆手里抢过了皇位,就是新的开国皇帝了吗,也不能这么忘本的,毕竟还要和朱元璋进同一个祖坟。

只能说,嬴政已经气疯了,发现大儿子这么好骗,还有点愚孝,甚至是被别人利用了这种愚孝之后,他就像是发现了女儿是没救了的倒贴恋爱脑一样的母亲一样,狂怒,但是找不到方向地狂怒。

胡亥和赵高跪在殿前,两人为了能够得到宽大处理,都表现得十分听话,跪得笔直,脸上都是汗水,也没有一个人擦一下的。

原本的师徒,现在彼此看到对方的眼神时候,已经带上了冷漠。

特别是胡亥,扫到赵高的时候,那眼神简直恨不得活吃了他,凶残的很。

在胡亥心里,他即使想要皇位,也不会现在就被父皇发现,居然还是这么个奇葩的方式发现

谁知道赵高到时候会扶持谁时间这么长,变数大着呢,不一定就是他胡亥。

再者,我是父皇的儿子,父皇应该是不会杀了我的。

比起还抱有幻想的胡亥,赵高就没有那么多生的想法,他现在跪的这么认真,无非是想看看胡亥的结局,也想看看,陛下会怎么处理。

他现在虽然没有开始做一些比矫诏杀扶苏更离谱的事情,但是确实已经在尝试接触朝堂的人了,李斯就是人证,他赵高是别想翻盘了。

跪着摇摇晃晃的时候,赵高感觉到自己眼前一黑,然后开始畅想过去,畅想未来,甚至笑出了声。

“我,赵高,出身就是最低贱的,我娘是罪犯,在内宫为奴,我爹是赵胜,一个贵族,一个从没有见过我的贵族。我在内宫里沉浮多年,抓住了机会,当上了陛下的宫人,我想往上爬,有错吗罪人的孩子,就是罪人吗我没有向上的权利吗”

“你疯了”胡亥瞳孔地震,这人是怎么了,跪的好好地突然就站起来自言自语,还手舞足蹈的,为了安全他赶忙往旁边跪了跪,起来是不敢起来的,只能接着跪,试图用苦肉计迷惑父皇。

然而,赵高好像是真的疯了,他根本就不回胡亥的话,嘴里念叨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又如何,当不上丞相吗”这样的话,手舞足蹈地,时不时还有两声冷笑声,还有点名,“李斯,看不起我,早晚弄死”这样的话。

疯子赵高无所畏惧,甚至李斯走到了他面前也能说的出来这个话,如果是装疯,这也太亏了,毕竟,李斯是真的会记仇的。

而如果是真疯,那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胡亥看着来来往往的,以往为了避嫌,连对视都没有几个的大臣,一个个怒目而视从他勉强走过去的时候,整个人心都凉了。

而没见到父皇,只看到有人把发了疯的赵高拖出去的时候,胡亥像是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一样,跪的笔直的身躯佝偻了下来。

“完了,一切都完了。”,,


  (https://www.xxqianqian.com/1799/1799937/1111103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