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1928:巨商崛起在线 > 第584章 新年 关税自主实施 劝架

第584章 新年 关税自主实施 劝架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叶氏纺织四处盖厂房,收工人,南北银价大幅度下降之时,转眼到了1931年的元旦。

        为响应金陵国民政府“除旧习,西方化”的口号,今年上海滩过元旦新年的家庭更多了,元旦当天,许多人也按照农历新年的习俗,提着礼品四处拜访亲朋,畅聊新年愿景。

        在叶洛的努力下,陆小曼和唐瑛等人终于消融隔阂,重新玩到了一起。

        为表谢意,徐志摩元旦当天便提着大包小包,领着难得早起一回的陆小曼往叶公馆跑。

        两人在叶公馆外撞见了特意从北方赶来找叶洛的林徽因夫妻。

        四人站在外面,感慨着叶家的门庭若市,好像完全忘记了当初的私人纠葛,畅聊着去年的奇闻轶事。

        要不是恰好出来倒垃圾的小丽看见他们,恐怕四人一直等到半夜都没法见到叶洛的面。

        这些要么是极为挣钱的日用品,要么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制品,此前一直是被洋行霸占的市场。

        值得庆贺的是,1月1日元旦当天,金陵国民政府对外宣布,正式开始实施《海关进口税税则》。

        没办法,从天南海北赶来给叶洛拜年的达官显贵数不胜数,别说他们四个,就连上海滩现任市长张群都得排到下午三四点才能瞧见叶洛。

        新税则对600余种进口商品分12级征收5%—50%不等的关税。

        不论是税收总额,还是占税项总收入和总岁入的比例,都可说明1931年达到了战前十年金陵国民政府关税收入的顶峰。

        此举标志着民国实现了关税自主,从历史意义而言,这是自晚清以来的一大进步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税则里,大幅度提高了各种普通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中烟酒税率提高到50%,丝绸的税率提高到45%,火柴和陶瓷制品则为40%,毛织品和高附加值食品则为35%。

        今年的元旦格外有节日气息,市政厅集体放假一天,各报刊杂志学着良友画报纷纷推出“新年特刊”。

        众人最关心的棉纺织品因受到1930年《中日关税协定》的制约,税率只提高了15%,不愿离开民国市场的日本纺织厂依旧有活路。

        金陵国民政府不顾社会上的反对声音,正式将西历定为“国历”,做为华国官方承认的惟一历法。

        经过叶洛的一番大力改革,南北纺织业生态位大幅度改变,“辞旧迎新”也是纺织业的一大新动作。

        但那是相对叶氏纺织之外的市场。

        根据财政部的财政报告,去年海关税收和盐税分别为3.7亿大洋和3.2亿大洋。

        农历虽然还在继续使用,但已经不受政府认可,不得再出现于官方文件当中。

        此外,麻织品和玻璃等进口商品的关税也大为提高,到了30%。

        绝大部分物品的关税是增加的,唯有机械一项,大部分降税,方便国内商人进口一些海外的先进机械设备,拉动国内工业效率。

        1931年的新税则,作为关税完全自主后第一个真正的国定税则,虽然受到中日协议税率的影响,不尽完美,但其已不像1929年税则那样只是单纯地增加税收,不仅使得关税收入大幅增长,同时也对国内刚起步的工业有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随着新税则下达,1931年关税收入会比1930年增加近5700万元,占当年税项总岁入的66.9%,总岁入的54.1%。

        提高这些商品的进口税率,无疑对国内工商业发展是一剂强心针,亦是一张护身符。

        正如申报和新闻报所赞许的那样,“轻重之间,固经过一番斟酌者也”。

        叶氏纺织背靠叶氏投资,最不缺的便是钱。

        没有工人,就提高福利待遇四处挖人。

        没有设备,就低价从美国纺织厂进口。

        <div  class="contentadv">        没有技术,就从东京找纺织技工入华。

        因此不到三个月,叶氏纺织便能生产出质量远高于国内其他纺织厂,甚至能匹敌日本纺织厂的各类纺织产品。

        校长还给叶氏纺织铺平了道路,所有出口订单一律由叶氏纺织承包,谁也抢不走!

        除此之外,以上所有提高关税的产业,叶洛都有涉及。

        尤其是天津城,和这些产业相关的公司基本都被叶洛纳入囊中,加上刚起步便已然闻名天下的叶氏航运。

        天津城俨然成了叶氏投资的第二个大本营。

        叶公馆,大厅。

        “阿洛,此次事了,我会去北大和北女大做教授,小曼在这儿还得靠你多多照拂。”

        没了翁瑞午这个讨人厌的家伙,徐志摩感觉自己又行了,和陆小曼重归于好后,他再度升起北上当教授的念头。

        陆小曼对此举双手双脚赞同,她现在可烦徐志摩整天在自己耳边念叨了。

        看着他们两人,想想自己的处境,叶洛有时总感觉自己和陆小曼、徐志摩像一句古话——

        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一旁坐着的林徽因不喜欢陆小曼,立即阴阳怪气道:“就怕小曼不安分,到时候捅破了天,还得阿洛去帮她收拾残局。”

        “这上海滩的天不就是阿洛嘛,我哪里捅得破,徽因姐说笑了。”陆小曼瞪了她一眼,心想难怪谢婉莹(冰心)要写小作文喷你,仗着才女的名气各种眼高于顶,怪不受人待见。

        我看你是嘴上说不想,心里身体想得很。

        林徽因回瞪了眼陆小曼,此时不仅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对方的丈夫徐志摩在场,当事人叶洛也在,这句话她不好说出口,就没有回答。

        但她眼神里的挑衅和鄙夷味陆小曼已经嗅到,自然不甘示弱的又瞪了回去。

        两女你瞪我一眼,我瞅你一下,看得叶洛颇感有趣。

        说来也很有意思,公认的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谢婉莹、杨绛等才女关系都不好,但她在后世的评价却极高。

        叶洛观察了许久,想来是徽因姐的工作和性格导致。

        她虽然是才女,但结交的都是学术界大拿,和文人交集较少,而陆小曼她们更喜欢与徐志摩这样的诗人作家交往。

        圈子的差异让她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截然不同。

        “两位姐姐快别瞪眼啦,一会儿我请你们吃大餐,此事就这么过去了呗。”

        叶洛开口,两女罕见的不再斗气,纷纷笑着点头。

        “这种事还得是阿洛啊,他一出马,才能劝得动这两位‘名媛’呢。”徐志摩忍不住揶揄两人。

        一向沉默的梁思成也笑着点头:“嗯。”

        恰逢白秀珠抱着叶灼华和李思叶下楼,两女便跑过去逗弄小孩,总算没在叶公馆直接翻脸。

        没了女人,三个大男人便谈起了时政和军事。

        消息灵通的徐志摩当即神秘说道:“阿洛,有件事你一定不知道。”

        叶洛笑而不语,梁思成也不接这个包袱,让徐志摩一阵尴尬,只好继续道:“听说校长要动一动胡汉民了。”


  (https://www.xxqianqian.com/3149/3149344/11444586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