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160章 民心

第160章 民心


太子殿下跟李景行,徐铭泽三人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农田里面看上一圈。

  他们一群人都晒黑了不少,但是没有人在此刻提出休息。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速度再快一分,百姓的粮食就能多得一些。

  李景行这几天迫切的想去大河村看看情况,就跟太子殿下提了一下,宇文烨直接同意安排人开始往大河村那个方向前进。

  大河村,顾名思义,有一条难以枯竭的大河,看着大河村的河流,相较以往小了很多。

  还没进入大河村的地界,李景行他们就看到了大河村的村民。

  只见从来离官府的人远远的老百姓,此刻不但一块加入到官府修渠的队伍之中。

  李景行还看到了他们大河村不少婶子大娘提了不少吃的喝的来给这群挖渠的人。让他们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先过来喝口凉茶。

  宇文烨在不知世事,心里也清楚这样的场景绝对是百年难得一见。

  如此官民和谐相处的场景,让所看之人无不动容。

  此刻的老村长,也发现了李景行他们一行人,只见老村长激动的看向李景行他们。

  李景行赶紧走上前问候。

  “村长伯伯,咱们大河村还好吗?”

  李景行一出现,整个大河村的乡亲们都沸腾起来。

  “是状元郎,是咱们大河村的状元郎回来了。”

  大家纷纷上前跟李景行打招呼,嘴角的笑容还是那么爽朗淳朴。

  他们大家都知道,这一次来赈灾的是太子殿下和他们的状元郎。

  而且就连那个水车,也是他们状元郎率先提出来,跟工部的人一块做出来的,他们知道这个消息心里不知道有多自豪高兴。

  现下还看到状元郎回到他们大河村,而且还按辈分把他们都喊了一遍。大河村的村民笑得更加真诚。

  “李大人,你莫担心,咱们大河村井水河水都是够的,咱们知道你忙。你能来看我们一眼,我们就很满足。

  你跟其他大人一样日理万机,咱们大河村,绝对会配合衙门。你快去别的地方帮帮其他人吧!”

  村长伯伯的话,让李景行心里一阵感慨,他们大河村的村长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导人。

  李景行跟村民们问好之后,看了看大河村的确不需要他来帮忙,就带着太子殿下他们赶往了其他地方。

  因为李景行这段时间跟着太子殿下一直各处开始忙碌,也没有抽出时间去观山书院看一下他的老师。

  这天李景行和徐铭泽刚整理出来一份文册,就见下人来报观山书院秦夫子等人找。

  李景行和徐铭泽赶紧把笔放下。老师都上门来了,他们怎能还安然的在屋里等呢。

  两人脚步匆匆,急忙出去迎接,看到来的人不止秦老,还有观山书院的众学子。

  听到消息的宇文烨,也赶紧从自己房间出去。秦老的名声如雷贯耳,而且能教出李景行他们一行人的老师。

  他打心底里面尊敬对方,也想去拜访一下对方。

  “老师,徒儿不孝,没能第一时间去看你们。”

  说吧!李景行和徐铭泽两人都给秦老跪下,就被秦老和山长连忙扶起。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师徒之间还要计较这些吗?

  现在就是要以民为重。快快起来,为师把你的学弟们通通带来。你们要是有能用得上他们的地方,尽管开口使唤。”

  李景行和徐铭泽双眼通红,在看到秦老身后一大群的学弟们。他们无不心生感动。

  这种危难的时刻,他们正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着想。给他们送来了这么大的助力。

  而早已站在一旁的太子殿下看着这幅师徒情深的景象,观山书院一众学子热血下山想要为自己家乡为他们国家尽一份力的情景。心里感慨颇多。

  “秦老有礼了,大庆有你们这样的老师,有你们这样的学子。我替大庆向你们表达敬意。”

  说完太子殿下就朝众人鞠了一躬,而反应过来,眼前这人就是太子殿下的学子瞬间受宠若惊热血沸腾。

  想不到堂堂一国太子竟然给他们这群学子普通人鞠躬。打心底里敬佩太子殿下的品格。

  秦老和山长他们带着学子也上前行礼,“太子殿下忧国忧民,造福百姓,百姓铭记在心。”

  说完又带着大家给太子殿下他们鞠了一躬。

  而随着有了这群学子们的加入,平洲府各个地方都被李景行他们安排了学子过去。

  他们这群学子最敬佩的人就是李景行,哪怕被他使唤的团团转,他们也乐不可支。

  能看到自己的偶像,并且跟自己的偶像一块帮助他们的家乡重见生机,他们的心里没有一丝怨言,只有无尽的欣喜。

  看到观山书院的学子纷纷下山参与抢险救灾,其他书肆书院都坐不住,也带着自家学子通通赶往救灾第一线。

  他们这群学子虽然只会读书,帮不了干什么重活,但他们算账书写名册都不在话下。

  整个平洲府在此刻都活了起来,大街小巷,山野田间到处都是免费的茶水供应。

  现在的官差衙役和学子只要走在乡下,就能收获一批老百姓的热情投喂。

  但大家都知道,老百姓们自己也不容易,什么东西都没有收,只是在老乡家里喝了几口水。

  太子殿下,李景行他们在平洲府的事迹也全部都被有心人宣传了出去。

  此刻太子殿下和李景行以及他们整个大庆王朝,民心和声誉都达到了顶峰。

  不少地方的百姓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官农一家亲的景象,他们这辈子都没有看见过。

  而且平洲府此次旱灾,无论老小都纷纷参与,而且平洲府的粮价竟然不增反降。

  官府、学子、商贾、百姓全部都拧成一股绳,他们平洲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就让满山遍野的田野都有了水流的灌溉,一些老农看到水不断的灌溉到自家的农田。

  看着那一块块干裂的田地变得湿润,纷纷跪在田间开始痛哭。

  他们在地里忙活了一辈子,祖祖辈辈都是为了这一块田,此刻看到这样的场景,只有他们自己内心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太子殿下,他们虽然很累,但是看着眼前的场景他们的心里都很欣慰。

  虽然他们知道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今年的收成肯定不会太好,但起码老百姓们今年还能有收成。

  再加上朝廷颁发的政策,受灾的地区一律不用交今年的秋税。

  这一消息更是引得百姓们纷纷高呼万岁,为他们投身于大庆感到庆幸不已。

  大庆有这样的皇帝,这样的太子,这样的官员。他们百姓对大庆,对朝廷只会更加的死心塌地。

  平洲府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他们也该开始返程了。

  李景行回到住所,就带着徐铭泽和太子殿下他们一同去往观山书院跟秦老打个招呼。

  马上就要离开了,总是要见一见自家恩师,期间李景行还抽空回来一趟大河村见了一面张夫子。

  虽然张夫子只是一介童生,但是李景行从小就是他启蒙,对两人的师徒情谊也是十分看重。

  太子殿下是十分尊敬秦老,这才跟着李景行他们一同上门拜访。

  好在秦老,毕竟是大风大浪见惯了的人,面对一国太子也是风轻云淡。

  “行儿、泽儿你们都很好,老师以你们为荣。”

  秦老看着眼前这三人,黑了瘦了不少,但是精神头越发不错。

  看着长高了不少的两人,还是孩童时期的他们此刻的景象在秦老的脑中浮现。

  “还记得你们师兄弟四人,小小的人儿,站在一块宣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看到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为师就知道你们一直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师徒几人又聊了很长时间,期间也一直照顾着太子殿下。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讨论的十分开心。

  秦老还特地考校了太子殿下几个问题,回答的让秦老很满意,夸了太子殿下好几句。

  让宇文烨兴奋的不停,这可是当世大儒的夸奖,而且是能教出李景行这种人才的老师口中说出来的夸奖。


  (https://www.xxqianqian.com/3361/3361141/1111098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